三晋遗封
李清云
历史演进了数千年,晋阳之胜早就浓缩到了晋祠里,在古木梁柱之间,在碑刻里,在额匾上,低吟着宏阔的时空,幽幽散发出盛大、衰败、烽烟、更迭等潮湿又熟悉的味道。璀璨之浓重也罢,离殇之浓重也好,历史不曾停留,不曾怜惜,跌跌撞撞而去,而来,弥漫在我的眼前,抵进我的胸腔里,叫人一时忘记了此身是过客。
一祠
登堂入室,沧桑扑面,光影交叠,时空倾斜。唐叔虞祠内,古树婆娑,殿宇重檐,眼前是化不开的浓重,耳畔是历史的风声,此次远路而来,是为寻访,追问,还是凭吊?叔虞姓姬名虞,字子虞,是周武王姬发的第三个儿子,周成王的胞弟。周武王死后,周成王年幼继位,由叔父周公旦摄政。周公旦灭亡唐国后,把唐地(今山西翼城)封给叔虞。叔虞励精图治,兴修水利,发展农业,使唐国百姓生活富足,安居乐业。后人为了纪念他,建立了唐叔虞祠。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,改国号为晋,唐叔虞祠又称晋祠。
祠内主殿现为元代建筑,其余大多为清乾隆三十六年重建,殿宇恢弘,石级峻立,山门高耸,红墙折绕。大殿正中的神龛里供奉着唐叔虞像,塑像身穿蟒袍,两手捧着其弟周成王御赐的玉圭。《史记·晋世家第九》中记载,成王年幼时曾与叔虞戏耍,削桐叶为珪,交给叔虞,说道:“以此封若”,便有了“剪桐封弟”的故事。历史的种种记载和传说,在眼前风中在耳畔交叠着,亦真亦幻。我的思绪忽而走远了,忽而又折了回来。
享堂的神龛内陈列着14位元代乐伎塑像,分两边排列。她们手中持有笛子、三弦、琵琶、笙、钹等不同的乐器,一边为管弦乐,一边为打击乐。如此完备的乐队只在元代壁画中偶见,而实物在全国仅此独有。她们或吹拉或弹唱或敲击,似有缈缈乐声正穿越历史的风尘漫漫而来。
《水经注·晋水》载:“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”,《新修晋祠碑铭并序》载:“况复(唐叔虞祠)前临池沼,泉源鉴澈于百寻;后拥危峰,山岫屏开于万仞。”今观整个晋祠,唯有圣母殿的位置能够符合这两个文献的描述。这样看来,宋代之前的晋祠就是指唐叔虞祠,其位置就在今日之圣母殿,并非我们今日所见的中轴线北侧方位。历史深久,其中详情已经难辨究竟,只是查到有关资料提及,因山体滑坡,殿宇折损,于天圣年间重建,殿内改奉圣母邑姜。
是非功过,朝代更迭。回望617年,李渊和李世民从晋阳起兵时曾在唐叔虞祠祈求保佑,第二年便建立了大唐王朝。贞观二十年,李世民御驾亲征高丽,归来回游发迹故地,不禁感慨万千,亲书《晋祠之铭并序》(唐碑序)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的先河,为晋祠留下了千古名篇和绝妙的书法艺术。铁蹄铮铮,烽烟万里,龙兴晋阳群雕的背影,隐在绿树浓荫中,披风浮动,烟岚迷蒙,英武的战阵已在踏踏的马蹄声中远去,去往历史的深处了。
二台
由东门沿着中轴线向西,最先入眼的是水镜台。水镜台是现存较大的明清戏台,台基高出地面1.3米,前沿排列60厘米高的石望柱,嵌入石勾栏,将前后台围一周,前为台口,后为戏房。从东边看,上部为重檐歇山顶,像座楼;下部为宽阔的宫殿。从西边看,上部是单檐卷棚顶,像座阁;下面是宽敞的高台。这座由殿楼和卷棚合而为一的建筑,就这样巧妙地将殿、台、楼、阁集于一身,浑然一体。
“水镜”二字,取于《前汉书·韩安国传》中“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”的句子。历史莫开口,人间惊鸿宴,你的目光一定会落在这儿很久。晋祠每年要举行数十次祭祀活动,其中的十三个祭日要唱戏,大都在水镜台上进行。台上设乐棚,教坊,酬神演剧,钧容直作乐,更互杂剧舞旋。帝王将相、贩夫走卒,从丝竹管弦中绘出;世态炎凉、人间百味,在时空里回荡。宋元时期戏曲杂剧勃兴,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开始,山西是中国戏曲的故地、是源泉活水。关汉卿、白朴、郑光祖的“曲白相生”,以明亮的眼神,以流逸的情思,掸落了戏服上厚厚的灰尘。时光一去千百年,酸甜苦辣忽来去,戏台是一面镜子,映出历史残殇,照着时光如水。
西行,过会仙桥,看见金人台。台上四周各立两米有余的铁人一尊,历经九百多年的风霜雨雪,依然明亮如初。看着他们生动健壮的体貌,遥想北宋时期冶炼锻造水平的高超,仿佛看见了大锤下迸溅着灼热的火星,看见了淬火的白烟袅袅绕绕,听见那当当、当当的敲击之声。水镜台、金人台,从历史中走来,带着曾经的华丽如今的沧桑,用沉默守着过往,而当年那或铿锵或绵丽或叮当的热闹与繁华已经远去、消失,又似有回音隐隐响起。
三宝
继续向西箭步,过对越坊,来到献殿。这是一座国宝建筑,建于金大定八年,在800多年的时间里,只经过1594、1955年两次大维修,至今完好。 殿内悬挂的“献殿”匾额,书体端庄、气势严肃,为金代原物。整个大殿的建筑完全由木头和木头榫卯构成,周围全部由直棂栅栏围成,面阔三间,进深两间,斗拱简洁,出檐深远,像一座庄重的大殿,又似轻巧的凉亭。这里是进入圣母殿的序曲和前奏,陈列祭祀圣母时的供品,通风透气又不被日晒雨淋,能够保持食物的新鲜,可见古人取法自然、天人合一的智慧,朴素又恒远。
出献殿继续向西,踏上“鱼沼飞梁”。它是在鱼沼泉上架起的一座十字形桥梁,是晋祠的又一座国宝建筑,从《水经注》的文字记载来看,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。古人称圆形为池,方形为沼,因沼中多鱼,故名“鱼沼”;古人云:“架虚为桥,若飞也。”从高空俯视,像一只大鸟展翅欲飞,故称“飞梁”。我国古代桥梁多为“一字形”或“拱形”,只有此桥为“十字形”,可谓是因地施建,匠心独具。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说:“此式石柱桥,在古画中偶见,实物则仅此一孤例,洵为可贵。”
鱼沼飞梁下折的两翼与圣母殿上翘的殿角遥相呼应,一起一伏,一张一弛。站在鱼沼飞梁之上,西望,迟迟挪不动脚步。圣母大殿横亘在眼前,历朝历代对圣母加封的众多楹联匾额,款款立意深长,其书写与雕刻手法,款款高超精炼。前廊所悬慈禧御笔“三晋遗封”四字,居正中,色泽最浓重,扑面入眼,满目苍茫,让人一时恍惚,一时感叹。
悬瓮山脚下,圣母殿似一片苍茫的云烟奔来眼底。这座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,已有900多年的历史。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期周武王的妻子、姜子牙的女儿、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邑姜,是晋祠现存规模最大、最古老的建筑,也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中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建筑。于我是乍见之欢,于它却是烽烟尽出。
大殿重檐歇山顶,周围设有围廊,面宽七间,进深六间,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。大殿前檐的八根廊柱上,各饰木雕盘龙一条,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。广阔的大殿内无一根明柱,而是采用18根廊柱承托屋顶重量,殿周柱子略向内倾,并且每根廊柱都有不同的倾斜角度,四根角柱显著升高,利用力学“柱侧角”原理,承托整个屋顶,使大殿前檐曲线弧度很大,在建筑学上叫做“减柱营造法”。这样,不仅使前廊和内殿的空间显得宽阔高深,并且使得整个建筑曲线更加柔和,柔似衣袂。
初看其朴旧,再想其深久,更知其浓重,越发掉了进去。中国匠人啊,他们的智慧绝不仅仅在于斗拱、榫卯等构件处理的精巧手工上,更在于像生起、侧脚这样的整体处理上,同时协调结构与美学,使得坚硬、沉重,变得柔和、轻盈、秀美,使得中国古建筑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建筑而熠熠生辉。
这座殿是风雨过后看彩虹,叹之,念之,敬畏之。谁的一生不是在时间里漂泊,梦想着走马倾城,又踏马荒城,在无数的地方停了又回,来了又去。这座殿,是我们的祖先一辈子走不出的执念,是执念里传承的智慧、勇气
和信念。
三绝
喜怒哀乐,人之共情。宋代的艺人,满怀同情和怜惜,塑造了侍女像,也塑造出了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。圣母殿内43尊彩塑,除龛内两尊小像为明代补塑外,皆是宋代原物,是晋祠文物中的精华,也是我国古代泥塑艺术的珍品。主像圣母邑姜,高2.28米,头戴凤冠,身穿蟒袍,霞被珠璎,凝神端坐于中央,威严尊贵。42尊宫女宦官分立左右两旁,排列有序,职责有别,仪表各异,一如宫中情景,对于研究北宋宫廷六尚制和宫闱生活、衣冠服饰、彩塑艺术都有重要的历史、艺术和科学价值。
口有情,目有神,这些塑像大都丰满圆润、清秀俊俏、姿势自然、衣纹灵动,而性格和年龄看上去又各各不同。站在这里,似乎能感受到她们轻逸的莲步,听见她们盈盈的低语,甚至能洞察 到她们隐于心灵深处的忧郁。这是一个美妙的世界,让人沉醉,又让人心生怜惜。等级森严的宋代宫廷生活和制度供给她们衣食无忧,却终生幽禁了她们的自由、青春、甚至生命。她们以绫罗绸缎裹身,以金颗玉粒果腹,却行走在风刀霜剑上,身不由己,命不由人。此刻,她们正以沉默与生动传达着千年以前,她们内心世界的喜怒哀怨。
难老泉,与侍女像、周柏并称为晋祠三绝,由北齐时撷取《诗经·鲁颂》中“永锡难老”的锦句而命名。《山海经》记载:“悬翁之山,晋水出焉。”泉水从一丈深的石岩中流出,常年恒温17℃,清澈温润,长流不息。其源头有长生萍,浓翠如玉,四季常青。 难老泉俗称“南海眼”,源前十孔分水,南北两渠,世世代代浇灌晋祠附近的千顷良田,造就了“千家灌禾稻,满目江南田”的丰饶景象。晋祠的鱼沼、善利和难老三泉统称为晋水,晋韵便从晋水中缓缓流淌而来,你只需要推开一扇门,打开一扇窗,便会随时和远去的历史不期而遇。
晋水悠悠,道不尽,此刻好。此刻好,最好声声留客住。“地灵草木得余润,郁郁古柏含苍烟。”轮回三千多个春秋,晋祠内圣母殿北侧的周柏,依然横卧虎视。这棵古老的柏树历经沧桑,树皮已经皴裂斑驳,树干也已经倾斜,但却枝叶常青,远观犹如苍龙欲飞。在纷飞的战火中,在历史的车轮下,晋祠内西周时期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了,而古老的周柏却顽强地生存下来,成了晋祠的象征,昭示着一段段历史的显赫与荣耀。老树,是历史更迭的见证,旧痕未减;新枝,是拨动未来的张力,新痕又添;一草一木是柔软的碑碣,随风入夜,不忘生发。
数千年历史的起承转合、荣辱兴衰,掩藏着沉落的、不息的生命密码。从晋祠望向这表里山河呀,任那盛世的、乱世的况味,叩开心扉,扣着灵魂。白云舒卷着历史的烟云,任你看了再看,只看得韶光越来越深,又越来越浅。
中国地名编辑部
图片来源于网络